天上每颗星 唱着一首歌
是我 是你
花儿凋零忘不了
春的温馨
夜里每一家 点着一盏灯
是我是你
叶儿飘落带不走
同根的情
我亲爱的兄弟姐妹
你在哪里
流着泪的眼睛
数遍天上的星星
亲爱的兄弟姐妹
我在这里
微微笑的星星
说永不分离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卓越拓扑之路----锥体的结构化网格 II
昨天晚上下班,一辆奥迪的Q7强行左转,结果划到了刚刚驶过的U-Bahn身上,我坐在U-Bahn上。Q7身上被狠狠的画出了一道深沟,真是暴殄天物!不过这道深沟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在家里,我同样把三棱锥肢解了。
拦腰切一刀,三棱锥变成了两个三棱柱。到此为止,拓扑也不再有难度了。
重新建立一个BLOCK,也拦腰切一刀!
把棱柱相接面上的节点关联,两边的节点合并,再次关联!现在BLOCK跟三棱锥一模一样了!
用两个y-block,再次把棱柱劈开!
拓扑关系至此完成!剩下的,就是定义每条edge上面的单元数量了。农民都会干!
清晰的拓扑概念是完美离散品质保证!
神奇的金字塔!
感谢那部无私的Q7!
2008年11月11日星期二
卓越拓扑之路----锥体的结构化网格 I
说起来搞有限元已经有段时间了,深知空间离散对于仿真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不断的追求更高的网格品质。有些几何体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但是画起网格来却总是让我崩溃。锥体就是个典型!当然,对于简单的集合体,非结构化的网格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今天有些时间,干脆就研究研究三棱锥。
常规做法,先做CAD,然后建立一个BLOCK包围离散集合体。
对于三棱锥而言,底面只有三个节点,所以需要对BLOCK其中一面上的节点进行合并。为了保证网格的连贯性,索性我把相对应的BLOCK上表面的节点合并了。
把相应的节点跟几何体相关联以后,再用一个简单得Y-BLOCK,差不多就可以设定网格的大小了。
记得我再做渗透分析的时候,模型的每条边上我都定义了很多的网格,以便计算收敛的好些,模拟的更贴近实际,结果看到了千丝万缕的空间,如同万箭穿心一般。为了不至于眼花缭乱,对于这个集合体,我只定义了有限几个单元。
现在问题已经很简单了,锥体上端只有一个节点,只有BLOCK上表面的所有节点都合并起来,问题似乎就应该解决了。
上面的网格,看似漂亮,结构清晰明了,质量很高。但是没用,最后的一步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难题。虽然,我可以把节点合并,却最终改变了最顶端网格的性质,违背了结构化网格的基本定义。冥思苦想一上午,还是没有想到好地解决办法。
难道锥体很难建立高质量的结构化空间离散吗?
未完,待续。。。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为吴王李柯平反!
朕叫你柯,是要你柯尽职守!你却越俎代庖,几欲架空太子。
上面是我依稀记得几句《贞观常歌》里面的几句戏词。不完全一样,大概意思如此吧。按照《贞观常歌》的说法,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在他的众多儿子中,吴王李柯的脾气秉性最像他,总体上来讲,还算是欣赏这个儿子的。甚至在如何选取太子的问题上,关于李长还是立贤的抉择,犹豫了一段时间。不过剧本中的李柯,刚毅有余,沉稳不足。这是他的致命伤。另外,它本身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基于种种原因,太宗李世民是很难给吴王太大的发展空间。太宗死后,高宗李治继位。李柯依然不把这个十五岁的小弟弟放在眼里,依旧无限的膨胀,结果没几年,就被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以谋反最置于死地。
剧本上是这么说的。
最近有点时间,所以稍微读了读蔡东潘先生所作的《唐史演绎》,发现了个不同的吴王李柯。据书中介绍,吴王柯有文武才,素孚众望。高宗任他为司空,且兼梁州都督。关于吴王谋反的描写,我却没有看到多少。
长孙无忌,太宗李世民从小的好朋友,鞍前马后辅佐太宗高宗两代皇帝,可谓功不可没。在这点上来讲,它是唐朝的功臣。但是功臣也是相对而言的,成功的人总有阴暗的一面,当时的吴王就是牺牲品。李恪优秀,俊朗,文武兼备!要才气有才气,要人脉有人脉,功高远远盖过自己的小弟弟。长孙无忌对于自己侄子的忠诚,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成为对于李恪的残忍。
永徽四年,房玄龄的宝贝儿子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因为干了点龌龊的事情羞于见人,所以干起了谋反的勾当。不过谋反这个事儿,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闹两天,就被朝廷给按住了。高宗李治让长孙无忌主审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某翻案,给了长孙无忌阴暗的机会。
房玄龄,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儿子却是个鸡肉发达,头脑简单的主。高阳公主看上了个和尚,怕遗爱不让,就给他找了两个姑娘,遗爱也乐得逍遥。后来东窗事发,一错再错,最终跪在刑部衙门里面,让长孙无忌牵着鼻子走。本身,房遗爱已经一五一十,毫无保留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团伙供认不讳了,长孙大人偏偏是不信。
“荆王元景,地位疏远,尚想为帝,难道吴王恪等,独置身事外么?老实招供,如有人主使,你罪可轻!何苦随别人同死?”
房12以为长孙无忌要替他帮忙,教他牵入李恪,就能免死。所以随口承认。好端端的吴王就如此被构陷入狱。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本是龙抬头的日子,吴王李恪长安自尽,年方三十四岁,天妒英才!